原标题:神十六3名航天员进驻中国空间站
与神十五航天员乘组“太空会师”;6名航天员将共同在空间站工作生活约5天
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圆梦园广场举行。这是航天员景海鹏(中)、朱杨柱(右)、桂海潮在出征仪式上。
【资料图】
新京报记者 陶冉 通讯员 万祎 摄
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新京报记者 陶冉 通讯员 万祎 摄
5月30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供图
5月30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在天和核心舱张贴对联欢迎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的画面。新华社记者 李杰 摄
5月30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师生集体收看神十六发射直播,见证北航教授、博导桂海潮“去太空出差”的时刻。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16时29分,神舟十六号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
对接后,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从飞船返回舱进入轨道舱。18时22分,翘盼已久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随后,两个航天员乘组拍下“全家福”,共同向牵挂他们的全国人民报平安。
后续,两个航天员乘组将在空间站进行在轨轮换。其间,6名航天员将共同在空间站工作生活约5天时间,完成各项既定工作。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介绍,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工作生活期间,将进行出舱活动,开展空间科学实(试)验,完成舱内外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等各项任务。
这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是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9次发射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75次飞行。
揭 秘
“小船”对接“大站” 对接难度“升级”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的交会对接,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也是空间站三舱“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新京报记者从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所获悉,相较于空间站建造阶段神舟十三号、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神舟十六号的交会对接任务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首先是面临着更大的组合体质量。此前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径向停靠空间站,飞船的对接目标为47吨级,而本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将与90吨级的空间站组合体进行径向交会对接。作为载人天地往返的关键核心产品,对接机构将再次面临与多构型、大吨位、大偏心对接目标的捕获、缓冲、刚性连接等全新挑战。
据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适应后续空间站常态化运营阶段的密集任务,八院对接机构研制队伍已开展了上百次地面捕获缓冲试验,确保对接环捕获目标的时长限制在数秒之间,对接锁系的同步性误差控制在毫米以内,使飞船对接机构在对接的一瞬间即可快速“捕获”空间站,随后平稳可靠地锁紧对接面。
其次是面临着更大的组合体尺寸。神舟十六号在进行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时,将沿着天和核心舱下方的径向对接口逐渐靠近空间站组合体,从飞船的视角看,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以及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均会出现在神舟十六号的视野中。
这对于安装在飞船上的、需要以宇宙背景或太阳作为观测目标的测量敏感器来说将产生视线上的遮挡,且随着飞船和组合体距离的逐渐逼近,遮挡会越来越多。五院502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就需要GNC系统配备的敏感器依靠自身的抗干扰或目标特性识别能力加以区分和屏蔽,或者采用不同测量方位、测量体制的备份测量敏感器来保证持续、准确的测量能力。
最后面临的是更复杂的羽流影响。记者了解到,空间站组合体尺寸的增大,还使得飞船和空间站组合体的发动机在工作时,其羽流间的相互影响比以往发射和对接任务都更加复杂。飞船在近距离交会过程中需要频繁启动发动机进行相对姿态和位置的调整,这将对悬浮在太空中的空间站姿态产生影响。同样,空间站的喷气控制也会影响飞船自身的控制。对于这一问题,需要GNC系统在发动机分组使用和控制方法上优化,并通过地面的仿真计算加以验证,确保交会对接过程在诸多影响下仍能成功完成任务。
两乘组共轨生活期间将完成物资等交接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5月30日18时22分,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打开“家门”,欢迎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
“神舟十六号明白,我已看到你们了!”轨道舱前舱门打开,两个乘组的航天员彼此挥手致意。费俊龙与率先进入空间站的景海鹏紧紧拥抱,随后,朱杨柱、桂海潮也依次踏入空间站。
神舟十五号乘组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有一个共同的爱好——毛笔书法,此前曾被网友亲切地称为“书法家乘组”。此次为欢迎神舟十六号乘组的到来,神舟十五号乘组在轨道舱内贴上了一副对联:十五圆梦凯歌还,十六飞天旌旗展,横批为:欢迎队友。
随后,两个航天员乘组在对联前拍下“全家福”,共同向牵挂他们的全国人民报平安。
神舟十五号、十六号两个乘组在空间站共同在轨生活工作约5天的时间里,他们将一起进行哪些工作?据央视报道,目前在空间站上存有大量不同类别的物资,包括维修、操作相关的工具,还有航天员生活需要的食品、服装以及应用系统需要用到的试验样品。在两个乘组共同在轨的时间里,他们需要将这些物资进行交接。
“这么庞大的物资,我们是利用空间站设计好的这些存储空间来分类存放的,所以神舟十五号乘组需要就不同类别的物资存放在哪里,给神舟十六号乘组做一个交接。”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副主任设计师夏侨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空间站内的一些日常维护性工作,包括工作项目具体的操作,神舟十五号乘组都将与神舟十六号乘组进行交接。
据她介绍,地面的培训和验证,与在轨的实际情况存在差异。一些在轨的工作和生活经验,也需要之前的乘组对新乘组做好交接。
此外,在神舟十五号乘组撤离阶段,他们还会对撤离前的垃圾和返回地面物资进行整理,对飞船做好状态设置。撤离前一天还会和地面共同确认物资存放状态,对接通道多余物检查等工作。
现 场
北航组织两校区师生收看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
期盼桂海潮能在太空“授课”
5月30日9时40分许,当大屏幕中传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的消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沙河校区咏曼剧场内响起长达30余秒的掌声,随后学生们齐声喊道:“空天报国,敢为人先,筑梦航天,强国有我!”
在此次执行任务的三人航天员乘组里,就有他们的“导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教授桂海潮。北航宇航学院党委书记刘睿表示,桂海潮能够成为航天员执行飞天任务,对北航的学生们来说,是“理想照进现实之旅”。新京报记者 刘洋
看直播
学生见证“导师去太空出差”
5月30日上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组织两校区师生收看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直播,共同见证历史时刻。观看直播之前,在沙河校区的咏曼剧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教授黄海现场以《中国载人航天与北航》为主题作报告,系统讲述了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实践。
9时10分左右,直播开始,当大屏幕上出现桂海潮坐在飞船舱内的画面时,坐在台下的学生不断举起手机拍摄。倒计时五分钟时,桂海潮和身旁伙伴紧紧握了握手……航天员们的这些动作细节让台下学生兴奋不已,会场里不时传来笑声。看到画面中的人们挥舞小旗,学生们也举起手中的小旗摇动起来。
“5、4、3、2、1!”倒计时十秒时,学生们跟着一起倒数,火箭升空的过程中,全场鸦雀无声。“很舒服!”听到航天员讲述自己的感受,台下这才发出笑声,学生们的表情也有所放松。“坐火箭太爽了”,直播中,桂海潮的一句话再次引发全场学生的笑声。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北航经常会组织学生观看火箭发射直播,而这次的直播活动显得格外特殊,学生们戏称这次是见证“导师去太空出差”。在观看现场,宇航学院副院长师鹏感受到了与以往不同的氛围,“以前我们更多是看航天技术,见证国家航天发展,而这次,我相信在座的学生跟我一样激动,我们自己培养的本硕博并留校的人才能够成为我国首位载荷专家进入太空,这种激动是完全不同层次的,就跟主客场看球一样,今天我们是主场作战并取得了胜利。”
谈桂海潮
学术严谨、爱护学生,一直怀揣“飞天梦”
稳重、对学术严谨、热爱航天事业、高度自律,是宇航学院师生们对桂海潮的印象。在宇航学院2022级博士生殷文喆的描述中,桂老师“严格而不严厉”“治学严谨却从不摆架子”的青年教师形象更加具体。
“他像学长一样,在纠正我学术问题的时候,我有时候会反驳他,他会很耐心地告诉我哪里出了问题。”殷文喆说,桂老师在求学与工作中的严谨、努力,也对自己产生了很大影响。
宇航学院副教授钟睿是桂海潮所负责的一个课题组的成员,也是他的师兄。早在十几年前,两人进课题组时便相识,桂海潮给他的第一印象就是“这小伙子皮肤黝黑,看起来很健康”。相处下来,这位在学术上严谨的青年教师在体育锻炼方面也非常自律,在校园里常常看到他跑步的身影。“这也是他能入选航天员的原因,首先,他的身体素质非常过硬。我也想对桂老师说,你放下一切负担完成任务,地上的事儿,师兄弟帮你做。”钟睿笑着说道。
“他的高考成绩非常好,北航只是他的选择之一,但他还是坚定地选择了北航,选择了宇航学院,因为他一直怀有飞天梦想。”宇航学院党委书记刘睿介绍,一直为梦想而努力的桂海潮不仅取得了非常好的学术成就,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非常关心,即便在航天培训期间,还不忘抽时间询问学院一名生病学生的身体状况,关心如何帮助这名学生做进一步治疗。
“桂老师能成为第三批航天员中的首位载荷专家,对北航人来讲,是理想照进现实之旅,我们很多人心里都怀着一个‘飞天梦’,在梦想的支持下,桂海潮成为了圆梦的代表,让我们对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有了更坚定的信心和决心。”刘睿说,期盼桂海潮在空间站期间,能够有同地面交流的机会,进行生动的“天地教学”。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