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沿着包茂高速北上,满目苍翠,樟子松、沙柳、白杨树、旱柳渐入眼帘,长城内外,被绿色包裹。在一辆行驶的大巴车上,当一位外地来的游客向身边的榆林人询问,想看一看大漠风光时,身边的榆林人一脸苦笑:“你要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春天来,你在这里不仅能看到成片裸露的沙丘,还有可能遇到漫天风沙的沙尘暴,现在可是看不到了……”
近日去榆林旅游的西安市民黄华,对榆林的绿色印象最深:“在榆溪河畔的圣都乐园游乐场坐摩天轮,随着高度的攀升,整个榆林城便展现在眼前,榆溪河两岸的树木郁郁葱葱,像一条‘玉带’,从榆林城区穿过。绿色的榆林,让人来了一回还想再来。”
(资料图)
“在陕西作家圈,有一张非常著名的照片。1985年,路遥、贾平凹、陈忠实等人在榆林城区近郊的沙地拍了一张合影,从照片里清晰看到,榆林当时还有成片裸露的沙丘。”榆林本土作家李纪元对几十年来,榆林城市绿色的发展和变迁了然于胸,现在不光是榆溪河生态走廊,像榆林大道、东沙公园、榆林沙地公园,到处被绿色覆盖。榆林,这座原来的“沙漠之城”,现在是“绿色新城”。
70多年奋战让沙漠变绿洲
今天的榆林,绿色是最耀眼的色彩。曾几何时,象征着生命的绿色,在榆林是最稀缺的颜色。榆林原本黄沙漫天、砾石遍地,硬是靠着一代代治沙人的不懈努力,才换上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外衣。告别黄沙肆虐的岁月,成就希望的沃土,是榆林人的梦想,也是榆林几十年与风沙艰苦卓绝抗争的硕果。可以说,一部榆林治沙史,半部塞上奋斗画,半部生态文明诗。
“1949年至1965年,榆林北治沙、南治土开始起步,榆林人民通过摸索,总结出引水拉沙、搭设障蔽、建淤地坝等治理措施,引种筛选驯化出樟子松、紫穗槐、沙打旺等树种和草种,为科学防治沙漠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榆林市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刘绍金说。
1978年,榆林被纳入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重点建设区域,几十年来,榆林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探索出植治、水治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兼顾,乔、灌、草相搭配的科学造林模式,走出了一条治沙造林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70多年来,榆林地处沙化地带的群众,开启了一场与天斗、与地斗的持久战,涌现出来石光银、牛玉琴、张应龙这一个个家喻户晓的治沙英雄,为榆林的生态改善作出了不竭努力。
肩扛重任传承治沙精神
靖边县“犟女子”牛玉琴,从1984年起与老汉(丈夫)变卖家当承包了万亩荒沙地进行治理。吃草籽、荞麦皮、树叶子,住的是没有门板的茅草屋,每天早晨沙堆堵满了门口……就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牛玉琴硬是坚持了下来。“风刮黄沙难睁眼,庄稼苗苗捉不全,沙压房子人移走,万恶黄沙害人苦。你不治沙,沙就要治你!”牛玉琴说。白天栽树苗,夜里睡沙坑,饿了吃糠窝窝,渴了挖地下水喝。牛玉琴回忆:“当时种下的8万棵树苗被风沙吹得东倒西歪,不少苗子被连根拔起!”
1988年,她的丈夫因病去世。遭遇这一变故的牛玉琴并没有停下治沙的脚步,她继续扛着铁锹种树。多年后,她所在的金鸡沙村林草覆盖率从过去不到3%提升到80%以上;林地内野生动植物种类从5种增至20多种;造林治沙11万亩,并同步发展养殖业、种植业等产业……
70多年来,榆林市广大干部群众肩扛治沙重任,艰苦奋斗、久久为功。坚持不懈开展“北治沙、南治土”,持续推进生态建设,让榆林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固定或半固定,沙区植被覆盖率平均达到60%,将陕西省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让陕西成为我国首个“拴牢”流沙的省份,创造了世界治沙奇迹……榆林人在漫长的治沙过程中塑造了“不畏艰难、敢于斗争、矢志不渝、开拓创新”的治沙精神,激励着后人续写绿色传奇。
绿色榆林孕育无限希望
防沙治沙带来的不仅是生态空间的颜色之变,还有生态改善后绵延不绝的民生福祉。
2019年,榆林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2021年,榆林被确定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在生态保护和修复方面,2022年3月,榆林市印发了《榆林市防止二次沙化及国土绿化五年行动方案》,全面启动了防止二次沙化及国土绿化五年行动,同时推进“塞上森林城”提质增效。计划到2025年,榆林将完成营造林及种草500万亩,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38%以上,生态版图从“浅绿”走向“深绿”,推进榆林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打造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
如今的榆林大地,举目远望、满眼青翠。闲暇时,流连于绿意悠悠的公园之间,一边是风景如画,一边是美好生活。移步换景,领略四季之美。在绿色榆林,湛蓝的天空承载着希望、绿色的土地描绘着期盼、清澈的湖水书写着憧憬、翱翔的飞鸟刻画着未来。
文/李长江 赵富华
编辑/倪家宁
标签: